2018年1月30日 星期二

立霧溪出海口

立霧溪出海口
覆滿泥沙的羅氏鹽膚木果實

砂石車正在立霧溪開採礫石,沙塵覆蓋溪畔的灌木叢,灰頭土臉的羅氏鹽膚木、毛西番蓮已紛紛開花結果,
毛西番蓮果實
密生白毛且蜿蜒的沙灘路徑
甜根子草彷彿帷幕班漫步沙灘
來到正值退潮的立霧溪出海口,水流形成的潟湖畔,小環頸鴴停佇礫石上休憩,由陡峭山岩崩落的變質岩,一路顛頗來到太平洋海岸,新城沙灘上散佈著大大小小的礫石,有著群聚成長的白茅,她那銀亮的冠毛在微風中悠揚擺盪,蔓荊藤條牽起護灘使命,落下成堆的種子,散發一股宜人的精油芳香。
沙灘上的甜根子草形成聚落

白毛有著柔軟銀亮的冠毛
沙灘上的瀉湖
依山傍海的新城鄉地景

沙灘上有礫石、海濱植物的花蓮海邊

溪床上有各式各樣的石頭,有稜形狀的大理石,有孔雀綠的橢圓礫石,青瓷綠的與煤黑色紋路混搭的石子,有的石頭充滿理性的平行條紋,有些充滿浪漫不拘的紋路和不規則形狀岩塊,每一個石頭都經過翻滾的險惡旅途,紛紛來到河海交匯地,淡水與海水相融的水域,仍日夜不停的琢磨岩身,創造獨一無二的海岸景觀。




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